脑血管病是全球第二致死和成人第一致残的重大疾病。王拥军教授长期工作在脑血管病医教研防一线,提出脑血管病防控的关键是“高危非致残性”人群,构建了高危风险预警新模型,解决了高危患者难以识别的临床难题;创建了基于不同抗血小板作用靶点的治疗新技术,降低早期复发风险达32%,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评论为“2013年度国际医学领域重大进展”,被《柳叶刀神经病学》评为“国际脑血管病领域年度八大进展之一”;建立了基于药物基因组学防治新方法,揭示了基于CYP2C19基因表型的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差异的遗传学本质,使复发风险进一步降低17%,被《自然综述▪神经病学》评为“脑血管病领域2016年度五大进展之一”。

作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项目牵头人,创建了我国脑血管病规范化防治技术体系,制定了6部脑血管病国家指南及1部行业标准。以通讯作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IF=59.5)、《美国医学会杂志》(IF=37.7)等发表SCI论文161篇,总影响因子747,被引1527次,是目前唯一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脑血管病原创论著的大陆学者。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入选万人计划、北京学者计划,带领团队入选首批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包括:

一、创建非致残性脑血管病高危预警模型,创新循证及精准治疗方案,改写国际指南和临床实践

脑血管病分非致残性和致残性,过去研究主要关注致残性脑血管病,尽管有所突破,仍未解决脑血管病高复发、高致残的临床难题。他带领团队通过9.8万人群和4.7万患者研究,发现我国“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具有“最常见、最易复发、最易被忽视”的特点,患病人数超过脑血管病总数的50%,是防治适宜且需重点干预人群,这一发现开辟了研究新领域。

1. 建立了高危预警体系。从临床、影像和分子水平对非致残性脑血管病进行评估,将14种生物标记物、10种影像标记物和12项量表模型在大样本队列中反复验证,发现sCD40L、Lp-PLA2等标志物,颅内动脉狭窄、梗死病灶多发等影像因子,ABCD2等系列量表能显著预测高危复发风险,揭示了脑血管病高危患者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活跃、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众多等本质特征,构建了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的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多维度高危风险预警新模型,提出“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定义,《卒中》杂志作为专题述评进行重点推介,认为这一观点的提出“吹响了号角,他让寻找脑血管病最有效的防控战役都聚焦于早期时间窗”。

2. 优化了循证医学指南。针对脑血管病高复发风险特点,国际上开展了一系列多靶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均以出血风险抵消获益而失败,使多靶点抗血小板成为国际指南的“禁区”。他带领团队对大样本进行挖掘分析发现,针对高危非致残人群,急性期、短程、联合应用多靶点抗血小板药是突破“禁区”的潜在安全有效技术,经大样本试验证实,上述技术使早期卒中复发风险下降32%,并未增加出血风险。成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改写了多国指南,并写入美国脑血管病经典专著和执业医师考试指定教材,获国家药物发明专利。

3. 制定了精准治疗方案。尽管新技术可使复发风险相对降低32%,仍有8%的患者早期复发,他通过药物基因组学方法,聚焦CYP2C19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位点CYP2C19*2,*3,*17,发现氯吡格雷在人体内代谢与CYP2C19基因的表型显著相关,揭示了基因表型差异决定抗血小板疗效的遗传学本质。成果于2016年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确证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的高危患者中携带CYP2C19功能缺陷基因与发生卒中的风险呈“量效关系”,成果在《循环》杂志(IF=17.2)发表。发现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正常时采用上述新策略获益可额外增加28%,成果在《神经病学》杂志发表,同期述评认为该研究“为准确找到多靶点抗血小板最佳获益者提供了循证依据”。由于国人存在“CYP2C19基因抵抗”的比例高达52%,寻找并评价新的代谢途径的抗栓药物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他发现在血小板功能抑制方面,不依赖CYP2C19基因的新靶点药物优于氯吡格雷,开辟了精准医学研究新领域。

二、提出基于发病机制的脑血管病分型与分层治疗方法,创建我国脑血管病规范化防治技术体系,显著提高我国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水平

脑血管病是复杂的综合性疾病,有显著的种族差异,难防难治,需建立符合国情的多学科规范化、分层诊疗与防控的综合策略。

1. 提出了分型与分层治疗方法。他从医30多年诊治脑血管病人上万例,会诊疑难危重病例上千例,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建立了国家脑血管病登记队列,发现国人脑血管病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狭窄,其患病率高达46.6%,是西方人群的4-6倍,提出了符合国人特点、基于发病机制的“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ISS)”。上述技术体系已成为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在全国1700家医院推广。

2. 创建了规范化防治技术体系。在国内率先推广脑血管病院内多学科规范化防治模式(卒中单元),推动并指导国内数千家医院构建卒中单元模式,为国际卒中单元建设提供了具有中国人群特征的数据。深入推广基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脑血管病诊疗新模式(卒中中心),并倡导建立“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发布《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为我国脑血管病患者的分级诊疗与转诊提供重要的选择依据。上述新技术、新发现与新理论的提出和实施,使脑血管病的病死率相对降低39%。2003年牵头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病指南,2013年牵头建立了脑血管病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T398-2012)和临床医疗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指标。牵头组建了国家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立符合国情的脑血管病医疗质量监测和持续改进方法,使我国脑血管病医疗质量关键绩效指标达标率5年间由63%提升至76%。长期致力于科普公益活动,由他发起的覆盖全国的“红手环”科普宣传活动获2015年度世界卒中组织(WSO)颁发的中低收入国家“最佳活动组织奖”。

王拥军带领团队建立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形成了国家级脑血管病医教研防平台。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和WSO(2008-2012)常务理事。发起成立了脑血管病领域行业一级学会—“中国卒中学会”并担任学会中英文官方杂志主编。主编脑血管病领域教材和专著29部,累计培养博士后14人、博士74人、硕士88人,多人已成为我国脑血管病临床和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由他创办并与WSO、美国心脏病/卒中协会合作担任共同主席的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已成功举办16届。

王拥军MD / PhD